正大鍍鋅鋼管布線施工實操指南
一、布線核心適配性說明
正大鍍鋅鋼管憑借 “Q235B 基材抗拉強度≥375MPa、熱浸鋅層平均厚度≥80μm”
的特性,適配以下布線場景:強電工程(動力電纜穿線)、防爆區(qū)域(化工 / 礦山布線)、埋地 /
戶外布線(市政弱電管網)及潮濕環(huán)境(地下車庫布線)。其核心優(yōu)勢在于:機械防護性(抗碾壓、防鼠咬)、防腐耐久性(潮濕環(huán)境壽命≥15
年)及接地兼容性(可兼作接地線)。

二、布線前準備工作
(一)管材選型與質量核查
規(guī)格選型依據(jù):
| 布線場景 | 線纜外徑(mm) | 推薦鋼管公稱直徑(DN) | 壁厚要求(mm) | 核心考量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弱電布線(網線 / 監(jiān)控線) | ≤8 | 15-20 | ≥2.5 | 便于穿線,節(jié)省空間 |
| 強電布線(4-6mm2 電纜) | 8-15 | 25-32 | ≥2.75 | 滿足載流量散熱,預留檢修空間 |
| 動力布線(16-35mm2 電纜)| 15-25 | 40-50 | ≥3.25 | 適配大截面線纜,抗機械沖擊 |
| 埋地 / 防爆布線 | 任意 | 比線纜外徑大 50% 以上 | ≥3.5 | 強化防腐與機械防護 |
質量核查要點:
外觀:管體無漏鍍、鋅瘤,切口無毛刺,用磁性測厚儀檢測鋅層厚度≥80μm(符合 GB/T 13912);
通暢性:用通球法檢查(球徑為管徑的 80%),確保管內無焊渣、凸起等堵塞物;
資質:要求提供原廠質保書,明確基材成分(硫磷≤0.045%)與鋅層檢測數(shù)據(jù)。
(二)輔材與工具準備
核心輔材清單:
管件:同品牌鍍鋅彎頭(90°/45°)、三通、管箍,適配鋼管規(guī)格(如 DN25 鋼管配 DN25 彎頭);
固定件:管卡(間距≤1.5m)、膨脹螺栓(M8-M12,根據(jù)壁厚選型)、接地夾(銅質,適配管徑);
防護材:冷鍍鋅漆(修補切割 / 連接部位)、護口圈(塑料 / 金屬,保護線纜絕緣層)、防水膠泥(埋地接口密封)。
專用工具:切管機(帶冷卻裝置)、套絲機(適配鋼管管徑)、彎管器(手動 / 液壓,≤DN50 用手動)、穿線器(鋼絲 / 尼龍材質,長度≥布線距離
1.2 倍)。
三、核心布線工藝步驟
(一)測量放線與走向規(guī)劃
走向原則:避開熱源(如暖氣片、配電箱)、水源(水管接口)及強磁場(變壓器),與其他管線間距≥50mm(強電與弱電間距≥150mm);
固定點標記:直線段每 1.5m 標記管卡位置,轉彎處前后 300mm 增設管卡,穿墻 / 穿樓板處預留套管(比鋼管大 1 級)。
(二)鋼管切割與加工
切割規(guī)范:
設備:采用砂輪切管機或等離子切割機(禁止氣割,防止鋅層燒毀),切割面與管軸線垂直(偏差≤1°);
處理:切割后用銼刀修整毛刺,管端倒角(R≤1mm),避免劃傷線纜;立即在切口處涂刷冷鍍鋅漆(厚度≥80μm),修復鋅層。
彎管加工:
工具:DN≤25 用手動彎管器,DN32-DN50 用液壓彎管器;
要求:彎曲半徑≥6 倍管徑(如 DN25 鋼管彎曲半徑≥150mm),彎曲后無裂紋、鋅層脫落(脫落面積≤5%),管內無癟陷。
(三)連接工藝(按場景適配)
連接方式 | 適用場景 | 操作步驟 | 質量控制 |
螺紋連接 | 室內明敷、弱電布線 | 1. 套絲機加工螺紋(牙數(shù)符合 GB/T 7306);2. 螺紋處纏繞生料帶(順時針 3-4 圈);3. 用管鉗緊固,外露螺紋≤2 牙 | 接口無松動,密封良好,用扭矩扳手核查(DN25 扭矩≥25N?m) |
溝槽連接 | 強電 / 動力布線、大管徑 | 1. 滾槽機加工溝槽(槽深符合 CJ/T 156);2. 安裝溝槽管件與橡膠密封圈;3. 對稱緊固螺栓 | 密封圈無錯位,壓力試驗無滲漏 |
套管焊接 | 埋地 / 防爆布線 | 1. 套管長度≥3 倍管徑,與鋼管間隙≤2mm;2. 氬弧焊焊接(電流 120-150A);3. 焊后清除焊渣,補涂冷鍍鋅漆 | 焊縫無氣孔,打壓試驗 0.3MPa 保壓 30min 無壓降 |
(四)穿線與固定
穿線準備:
管內預處理:用壓縮空氣(壓力≤0.3MPa)吹掃管內雜物,穿線前在管端安裝護口圈;
線纜預處理:線纜兩端標注編號,大截面線纜涂抹滑石粉(減少穿線阻力)。
穿線操作:
單管穿線數(shù)量:≤管徑截面積的 40%(如 DN25 鋼管最多穿 3 根 4mm2 電纜);
牽引方式:用穿線器牽引線纜,轉彎處專人輔助,避免線纜拖拽損傷絕緣層。
固定規(guī)范:
管卡選型:DN≤25 用單邊管卡,DN≥32 用雙邊管卡;
固定間距:直線段≤1.5m,轉彎處≤0.5m,穿墻處兩側≤300mm。
(五)接地與防腐強化
接地處理:
跨接接地:螺紋 / 溝槽連接處用銅編織帶跨接(截面積≥4mm2),兩端用接地夾緊固;
整體接地:鋼管兩端與接地干線連接,接地電阻≤4Ω(防爆場景≤1Ω)。
防腐強化:
埋地鋼管:除原廠鋅層外,外壁涂刷環(huán)氧煤瀝青涂層(2 遍底漆 + 1 遍面漆,總厚≥300μm);
潮濕環(huán)境:接口處纏繞防水膠帶,管卡與墻面間墊防腐墊片。
四、質量驗收與安全規(guī)范
(一)驗收核心指標
驗收項目
檢測方法
合格標準
外觀質量
目測 + 5 倍放大鏡
無鋅層脫落、焊縫缺陷,固定牢固
導通性測試
萬用表 / 兆歐表
線纜絕緣電阻≥0.5MΩ(強電)、≥10MΩ(弱電)
接地電阻
接地電阻測試儀
≤4Ω(普通場景)、≤1Ω(防爆場景)
密封性試驗
充氣試驗(埋地管)
0.2MPa 保壓 30min,壓力降≤0.01MPa
(二)安全操作禁忌
施工安全:
切割 / 焊接時佩戴護目鏡、防塵口罩,現(xiàn)場配備滅火器(距明火≥5m);
高空作業(yè)系安全帶,鋼管搬運用軟吊帶(禁止?jié)L拖)。
電氣安全:
穿線前確認線纜絕緣層完好,禁止帶電穿線;
防爆區(qū)域布線需使用防爆管件,焊接后做氣密性試驗。
五、長效維護建議
定期巡檢:
室內布線:每季度檢查管卡固定、鋅層銹蝕情況;
埋地 / 戶外布線:每半年用防腐層檢漏儀檢測,發(fā)現(xiàn)破損立即補涂冷鍍鋅漆。
故障處理:
線纜故障:通過編號定位故障段,更換鋼管時保留原有接地跨接;
鋅層銹蝕:輕度銹蝕用砂紙打磨后補涂冷鍍鋅漆,嚴重銹蝕(壁厚減薄≥10%)更換鋼管。
備件儲備:
儲備同規(guī)格鋼管、管件及冷鍍鋅漆(保質期≤1 年),適配日常維修需求。